有了当今科技的完美对接,老人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了,但是智慧养老只是停留在产品层面吗?面对这个新课题,养老从业者不断探索智慧养老大数据建设方案,将分散的数据统一在一个平台上,由医疗、养老和老人三方共享,尽早进入智能化养老阶段。
展示:养老产品 “高科技”纷纷现身
“既可以当床,又可以当轮椅,我觉得真挺方便的。”在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展厅,72岁的张志老人感叹。当老人平躺在护理床上,右手轻轻一点屏幕上的按钮,背部抬起,小腿放下,床就变身为了轮椅。再一点击,床椅便分离开来。工作人员握着右手的操纵器,轮椅在控制下平稳地开到了展区外。
对于失能老人来说,能够自如地在卫生间、室内活动是一件有益的事,也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负担。同时这款床椅一体化机器人还配备了血压、脉搏等生理参数监测和报警系统,通过一台小型机器,还可以进行网络视频,提醒老人按时吃药等。这款机器人还有辅助大小便功能,通过按键,将座椅中间的凹槽处下沉撤离,换为便盆。
“通过这个小钥匙,我就能和子女联系上,还能定位、报警……”在一款车钥匙大小的智能助老终端机前,围着的一群老人不停地询问着。技术人员介绍,在紧急情况下,可以通过终端SOS报警,触发子女手机中的软件进行及时求救。助老终端不仅能够实时定位、紧急求助、健康管理,还有社交关爱等功能。老人的健康检测数据录入到后台系统中,管理方可实时监测,随时上门救治和进行医疗服务。
“发明各种可穿戴的高智能设备,是智慧养老的概念和初衷。智能手环、呼叫报警器、智能拐杖……一系列的高科技产品在这个概念下随之而来。”“夕阳再晨”创始人张佳鑫认为,老人们不断提升的需求,也促进着养老科技的发展,像传统的血压血糖仪,也就从手动向通过蓝牙或是网络的大数据方向发展,厂商从单一的制造产品,过渡到数据研判、维护健康的产业化养老综合企业。
由此,各种关于健身、照护等设备陆续面世,这些设备所得出的数据关乎着每一位老人的健康,也是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的重要依据。进而更多的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始汇总这些数据,并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探索:十年打造 智慧平台需不断完善
走进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南二社区的养老驿站,一套由慈爱嘉自主研发的智慧养老平台正在运行。
记者看到,平台上拥有社区商城、健康管理、志愿服务等功能,老人们可以在驿站内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务。慈爱嘉副总经理盛雯怡介绍:“智慧养老平台共有12种服务,涵盖了社区服务、居民健康、智能设备、物业管理、文化活动各个方面。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,依据老年驿站的具体需求,安排定制服务。”
慈爱嘉的工作人员回忆,从十年前,他们就萌生了建立养老平台的想法。起初,也是拿着记录本敲开每一位老人的家门,收集老人的数据,并制定照护计划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发现一个完善的数据平台对于照护老人是十分必要的。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详实记录、科学地分析每一位老人身心的变化,也可以规范、监管员工的服务。
最初,养老信息平台是由医院的平台或是养老院的平台衍生而来,还有一些平台则是委托第三方开发的,这些平台既不专业,也没有针对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。
历经3年的探索,最终于2012年左右面世的平台逐步成型后,却发现老人的需求远不是他们嘴上说的这么简单。比如一位老人身体不舒服,原先工作人员会劝他要治病多锻炼,但是却忽略了这位老人可能已经不适合锻炼了。
这些在平台运行中产生的新问题,正是大数据带来的挑战,促使智慧产业为养老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。
目前,智慧养老平台还在摸索当中,未来的规划也比较清晰,就是持续于社区居家专业养老服务的探索与创新,寻找老龄化社会的实际解决方案。上周五,在“新时代老龄化社会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”主题论坛上,慈爱嘉副总经理盛雯怡指出,智慧养老平台依托于社区养老驿站的服务定位,打造了线上线下的智慧服务平台。未来将做到平台的智能化,智能化也是建立在对养老服务精细化的基础上,细化到个人层面,为每个老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。
问题:数据分散 容易导致健康误判
如何诠释智慧养老?张佳鑫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,即个人设备层面、信息化服务平台、公共数据服务平台以及智能化的应用。其中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是最基础的,也是目前最欠缺的。
张佳鑫说,当前,除了个人设备,很多信息系统也在支持着社区养老。这些系统面对社区养老,可以细分成三个业态,养老驿站、家政公司等线下实体机构是服务内容的提供者;可帮助社区及时掌握着老人动态的是呼叫、可视化产品是设备的生产方。这两个业态想要连接在一起,还需要一个信息系统的支持方,将两者连接起来,及时掌握每一位老人的数据,并进行科学的研判。
现实当中,由于不同企业的特色和亮点不一样,具备三种业态,能够独立运行于养老系统中的企业少之又少。这就需要高技术平台,为智慧养老提供一套公共数据服务平台。
张佳鑫举了一个例子,血压仪老人们每天都要用,但是血压仪频繁更新换代,使得这些设备的接口互不相通,规格标准也不一样。不仅同一位老人在不同的血压仪测出的数据各不一样,而且有的数据在医生手里不具备可信度。这对于社区的层面来说,数据过于分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数据孤岛。同一位老人,居委会可能掌握老人的基本信息,物业掌握着老人的日常生活信息,而老人的健康数据可能在社区医院掌握。
数据分散在几方手中,又没有公共数据服务的整合,很容易导致对老人健康情况的误判。
建议:一网整合 看清老人所有数据
张佳鑫建议:应该把个人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所有数据整合在一张网上,并且将数据交给卫生健康部门管理,老人每天测量的数据及时上传到这个系统上。查询或是部分查询的权限下放到社区医院,以备在紧急状态下调用相关的数据。
对于智慧养老的未来,张佳鑫认为要基于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建立的基础上,依托未来的信息技术,不仅可以给老人生产量身定做的养老设备;同时在提供服务时,依据平台上的数据,可以给老人提供按需适度的服务。“如果公共服务数据平台不尽快搭建,目前来看只能生产出更多新奇的个案产品,无益于老人整体问题的解决,哪怕它的数据很精准也就只有老人自己知道,这些数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”
联系我们
定制专属服务
微信扫描二维码
在线预约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