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体检因其能够筛查疾病、预测疾病、判断疗效、指导日常生活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,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重视健康体检。
但是体检项目积千累万,各种体检项目的意义也是千差万别,选择一个合适的体检套餐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。选的不对枉费金钱尚是小事,把那些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漏过去,那可是追悔莫及的大事。尤其是老年病,其特点是一人多病,一病多因,起病隐匿,传变迅速,预后不良,错过了最佳时机,就很难再有回头的机会。
那么老年人体检应该重点筛查哪些疾病呢?本期卢医生有话说就和大家聊聊老年人体检的重点项目。
01. 对老年人威胁最大、并且能够进行有效干预的疾病
对老年人而言,最怕的不是癌症,而是“瘫”和“傻”,而在老年人致死致残疾病中,脑卒中导致的“瘫”高居首位,由失智症导致的“傻”也后来居上,越来越侵蚀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而中风和失智症是可防可控的疾病,关键在于早期发现,早期干预。
与脑卒中相关的体检项目
关键是对“三高”和心血管系统的监控
● 血压:老年人最好的血压是收缩压在130mmHg左右,大致在110-150之间,但舒张压不能低于60mmHg。应指出的是高龄老年人血压稍高是有利于大脑的血液供应的。
● 血脂:主要包括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我们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盯在化验单表示异常的小箭头上,更应关注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,如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只要小于5都是正常的;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如果大于2就属于异常。
● 血糖: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,多只要求测空腹血糖,但对于老年人而言更常见的是餐后高血糖,对于高龄老年人而言,空腹血糖低于7.8mmol/L,餐后血糖不超过11.2mmol/L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● 心血管系统检查:主要的项目包括心电图、颈动脉超声、超声心动图,有时还需要做24小时心电监测(holter)。
心电图报告提示ST-T改变、T波改变都是提示心肌缺血;提示房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这是导致梗塞性心脑血管病的重大风险因素;相反,提示窦性心律不齐则大多问题不大。
颈动脉超声是必做的另一项检查,年龄大了,出现一些斑块属于正常老化,但需要辨别斑块的性质,如果报告单上描述的是硬斑,只要斑块不超过血管内径的50%,则无需过度担心;需要重视的是軟斑,很多脑卒中就是由于颈动脉的軟斑破溃导致的。
与失智症相关的体检项目
关键是对“三高”和心血管系统的监控
失智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加以根治,早期发现,早期干预的意义在于延缓疾病恶化的速度。所以对于有健忘或其他认知症状的老人最好做一个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,如果提示脑白质变性、淀粉样变、海马体萎缩、杏仁体萎缩等病变,需要引起重视。
现代医学认为,失智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,如果老人越来越不爱动,变得少言寡语,快速变胖应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,在很大意义上说,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就是预防失智症。所以,老年人做一个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有必要的,如果发现T3T4或TSH异常,需要及时咨询医生。
02. 老年人高发、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疾病
老年虚弱症
老年人在神经、肌肉、代谢及免疫系统方面的能力衰退,而使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。
● 体成分分析:分析的是肌肉与脂肪的含量,老年人大多脂肪超标,但如果肌肉偏少,就应采取干预措施了。除医疗干预外,生活上应加强力量运动,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等等。
● 血常规分析:如果提示红细胞偏低、血色素偏低,则提示贫血,如果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,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,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都偏低则提示缺铁性贫血,需要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,例如红肉等。
● 肝肾功能与尿常规:如果肝功能提示白蛋白偏低、肾功能提示尿素偏低、尿常规提示酸碱度偏碱性都提示优质蛋白摄入不足,需要适度多吃鱼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。
● 骨密度检测: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,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、无力,特别是腰部、骨盆、背部的持续性疼痛,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。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,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,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/3以上的骨质。
建议40岁以后,腰部、骨盆、背部如果持续性疼痛,就需要检查骨密度,提早防治骨质疏松。
眼底检查
● 青光眼检查: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,每50人中就有一个患病者,而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,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,就是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查出来的。出现青光眼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,杯盘比值增加,再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、房角等,就可以确诊了。
● 远、近视力检查:如果远视力好而近视力不好,可以初步考虑为老花眼。一般人40岁以上就可能出现老花,但年轻时为近视眼者,老花的年龄可能后延。如果远、近视力都不好(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如此),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,如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查角膜、前房、虹膜、瞳孔、晶状体等部位的情况。
● 白内障检查:50~60岁的人有60%~70%患有白内障,白内障特别要看晶状体是否混浊。该项检查有时需要滴眼药水扩大瞳孔后,才能进行。
● 眼底检查:眼科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进行眼底检查,最好是扩瞳后查,怀疑有青光眼者除外。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病时,都需要查眼底,一方面可帮助诊断,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的病变情况。
建议45岁以上,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。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,更需检查眼底。
03. 老人体检注意事项
1)体检前3日内保持正常饮食,不吃过于油腻、高蛋白食品,不要饮酒,晚上应早休息,避免疲劳。
2)体检前需禁食至少8小时,否则将影响血糖、血脂、肝功能(但饮少量的清水,送服平时服用的药物,不会影响检查结果。)
3)体检前3天不要服用常规服用之外的其他药物,因为各种药物在体内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体检的准确性。
4)按规定时间采血。最迟不宜超过10:00抽血,否则太晚会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,血液状态发生变化,虽然仍是空腹采血,但检测值容易失真(例如血糖值),失去化验的意义。
5)为了保证体检后您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体检结果,请在体检前认真填写和核对体检表和每张化验单,字迹要清楚,尤其是姓名,项目要填全。
解读体检报告,了解更多体检问题
您可点击公众号菜单栏
“免费服务—健康咨询”
专业医生免费在线为您解答